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1. 心灵纯洁之人受到祝福,因为他们将与上帝同在。(《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8 节)
2. 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见耶稣,以便耶稣能把手放在孩子们身上,为他们祝福,但是门徒却责备这些人。耶稣看见这个情景,非常生气,对门徒们说:“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不许阻拦他们。天国属于像他们一样的人。我实话告诉你们,如果谁不能像孩子一样地接受天国,谁就进不了天国。”耶稣把孩子们搂在怀里,把手按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第 10 章第 13 节至第 16 节)
3. 心灵纯洁与纯朴和谦卑密不可分,它摒除了所有自私和傲慢的想法。这就是为何耶稣把童年当作纯洁的象征,就像他把童年当作谦卑的象征一样。
这一比较似乎不太贴切,毕竟有一个事实需要考虑,就是一个孩子的灵性有可能年纪很大,他在俗世生命中重生时,仍未摆脱前世未能消除的不圆满。而只有达到圆满的灵性才能为我们树立一个真正纯洁的典范。不过,从现世的角度来看,这种对比还是准确的,因为小孩子尚未表现出任何堕落的倾向,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是天真和坦率的。此外,耶稣并未明确说神的国是
属于他们的,而是说
属于像他们一样的人。
4. 既然一个孩子的灵性早已存在,那为何他不从一出生就显示出其真实面目呢?在上帝的作品中,一切都有智慧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细心的关怀,只有母亲的温柔才能给予他们这种关怀,孩子越是脆弱和纯真,母亲给予他们的温柔关怀也越多。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她的孩子永远是天使,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引起她的关注。假如一个母亲发现自己孩子幼稚的性格背后隐藏着的不是天真的魅力,而是刚毅的性格和成熟的思想,她就不会对自己孩子抱有同样的关爱;假如她还知道孩子的过去,那么她对孩子的关注会更少。
此外,智慧本源的活动与肉体的柔弱程度是对应的,柔弱的肉体往往无法承受大量的灵性活动——特别早熟的人可能例外。这就是为何在临近道成肉身的时刻,灵性会进入一种混乱状态,并逐渐失去自我意识;而且他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睡眠状态,在这一时期,其所有官能都会蛰伏休眠。这一短暂的状态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给灵性一个新的起点,使他忘记可能对其新的俗世生命造成阻碍的事情。尽管如此,过往仍会对他产生影响。由于对前世经历所保留的直觉为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所以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智力上,他都获得了更好的重生。
从一出生开始,他的思想就随着器官的发育程度逐渐重获动力,因此可以说,在最初的几年,灵性确实是一个孩子,因为构成其性格基础的思想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在这段时期,他具有更大可塑性,因此更容易接受能改变自身本性并实现自我进步的观感,这反过来又会使父母的养育任务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因此,灵性会暂时披着天真无邪的外衣,所以说,尽管灵魂拥有前世,耶稣用孩子作为纯洁和单纯的象征这种说法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