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 以灵性主义为依托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学说概述

、人是灵魂的化身。在化身之前,灵魂以原始状态的形式与真、善、美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化身之时,灵魂与思想分离,并保留过去的记忆,它所经历的折磨在程度上取决于想要返回的欲望。

当时还无人能清晰地阐明智慧本源和物质本源之间的区别和独立性。此外,这里提出了灵魂具有先在性,灵魂对于它所期待的另一个世界保留着一种模糊的直觉,在脱离肉体之后,灵魂仍能存活,它会离开灵性世界去转世轮回,死后又重新进入灵性世界;简而言之,这可以说是堕落天使教义的萌芽。

、灵魂会四处游荡,在借用肉体考虑事物时,灵魂会变得迷茫。它会感到头晕,好像喝醉了一样,因为它所关联的事物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每当灵魂自省时,便会看到其纯洁、永恒和不朽的本质,恢复其本性,并尽可能地保留这一关联。灵魂与永恒不变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会令其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而灵魂的这一状态就是所谓的智慧

因此,人类以世俗的方式和唯物主义的观点自下而上地思考事物时,难免会自欺欺人。为了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估,有必要从灵性的角度,自上而下地看待事物。为此,真正的智者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将灵魂与肉体分离,这样才能用灵魂的眼睛去观察事物。这正是灵性主义主张的观点。(参见第二章第五节)

、在我们拥有凡身肉体时,只要灵魂还沉迷于这种堕落的状态,我们就永远无法拥有我们想要的:真理。事实上,凡身肉体会带给我们无限障碍,因为它需要我们时刻关照。而且,它会让我们充满执念、欲望、恐惧、无数的幻想和无数的傻念头,因此,沉迷于肉体,哪怕是一瞬间,也是不明智的。然而,鉴于我们无法在灵魂与肉体结合时完全了解任何事物,那么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要么我们只有在死后才会知道真相。只有从肉体的疯狂中解脱出来,我们才能——希望如此——与同样获得自由的个体进行交流,才能自己看清事物的本质。正因如此,真正的哲学家常抱着赴死之心,而无惧于死亡。(参见《天堂与地狱》第一册第二章和第二册第一章)这里阐述了灵魂的官能会被肉体的官能掩盖,以及灵魂在死后会拥有更强大的能力。但这仅适用于蒙上天关照的已净化的灵魂;不纯洁的灵魂并非如此。

、在此状态下,不纯洁的灵魂会变得颓丧,并因为对无形和非物质世界的恐惧而再次堕入有形世界。然后,灵魂 ——据说——会在陵墓和坟墓周围游荡,这些地方有时会出现可怕的幽灵,其肯定是灵魂的样子,它们离开了肉体,又未完全净化,因而保留了某种物质形态,所以才能被肉眼看到。这些灵魂称不上善良,但很可怜,它们被迫在这些地方徘徊,承受着前世的惩罚;它们还会继续游荡,直至内在欲望变成物质形式,并将它们引入另一个肉体。然后,它们又会自然而然地回复到其前世所偏爱的生活习惯。

这里不仅清楚地阐述了轮回转世的原则,还描述了灵魂在物质控制之下的状态,其与灵性主义所论证的招魂过程是一样的。此外,这里还说明了灵魂轮回转世并化身为物质肉体是灵魂不纯洁的结果,净化的灵魂是自由的。灵性主义的观点并无二致;只是在此基础之上有一定的补充,即灵魂在游离状态下会做出正确决定,它们会保留之前获得的知识,并且与前世相比,拥有更少缺点、更多美德以及更直观的重生观念。因此,每一世都代表着智力和道德的进步。(参见《天堂与地狱》第二册示例)

、在我们死后,我们命中所指定的守护神(daimon)会引领我们前往冥府,所有亡灵都必须聚集在此,接受审判。在冥府停留够长的时间后,灵魂会重新转世,反复轮回。

这里提出了守护天使或守护灵性,以及在经历或长或短的游离状态后反复轮回转世的观念。

、守护神充斥着分天辟地的空间;它们是将天地与自身结合在一起的纽带。由于神从来不与世人直接沟通,因此会通过神指派的守护神与世人交流—无论是醒着还是在睡梦中。

“守护神”(daimon)一词起源于 demon,其在古代并无现在所指的邪恶之义。它并不专指邪恶的生物,而是泛指所有灵性,其中包括被称为神的高度进化的灵性,以及进化程度较低的灵性,即直接与人类交流的魔鬼。灵性主义还认为灵性生活在太空中;上帝只会以委派传递神圣意志的纯洁灵性作为中介与人类沟通;无论是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灵性都可以与人类交流。用“灵性”一词代替“守护神”,就是灵性主义学说;用“天使”一词代替“守护神”,便是基督教教义。

、哲学家们长时间的出神入定(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理解的那样)是更注重对灵魂的关注甚于对生命的关注。从永恒的角度来看,生命只是一个瞬间。如果灵魂是不朽的,那么以永生的眼光来生活岂不明智?

在这一点上,基督教和灵性主义所宣扬的一样。

、如果灵魂是非物质的,那么在这一世结束之后,它就必须进入一个同样无形的非物质世界,就像肉体在分解后重新变为物质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区分清楚真正达到非物质状态的纯洁灵魂——它们与上帝一样,用知识和思想滋养自己 ——以及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物质杂质污染的灵魂——这些杂质会阻碍灵魂一心向神,使其羁留于尘世之旅。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完美理解了灵魂去物质化的不同程度。他们坚持认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会导致灵魂净化程度的高或低。他们所言是基于直觉,而灵性主义则通过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无数例子对此进行了证明。(参见《天堂与地狱》第二册)

、如果死亡是一个人的彻底毁灭,那么对于邪恶之人而言,这将是一个莫大的好处,因为他们死后可以立刻从肉体、灵魂和罪恶中解脱出来。只有那些用适当的装饰,而非不恰当的装饰来美化自己灵魂之人,才能平静地等待着自己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时刻。

换言之,这是指宣称死后空无一物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免除了所有最终的道德责任,因而是对罪恶的一种激励;这样一来,邪恶之人反而能从虚无中获得一切;只有那些摒弃陋习,用美德充实自己之人,才能平静地等待来世的觉醒。通过每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例子,灵性主义向我们揭示了对于邪恶的灵魂来说,从一世到另一世的通道以及进入来世的入口有多么痛苦。(参见《天堂与地狱》第二册第一章)

、肉体所受的照顾或所经历的事故会在其上留下显著的痕迹;灵魂也是如此。当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时,它身上会带有明显的性格、情感以及此生一举一动所留下的痕迹。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带着一个充满罪恶的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你看,卡立克利斯,无论是你、波卢克斯还是戈吉斯都无法证明,当我们发现自己在另一边时,我们一定会过着另一种有益的生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宁可遭受不公,也不施加迫害;在面对其他事情时,我们不应当仅仅让自己表现得道德高尚,而是应当身体力行地践行美德。(苏格拉底在狱中与门徒的对话)。

这里又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即未净化的灵魂会保留其在世间拥有的思想、倾向、性格和激情,这一观点如今已得到了经验的证实。箴言有云:宁可遭受不公,也不施加迫害,这难道不是彻底的基督徒吗?这与耶稣通过这个例子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将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参见第七章第七节和第八节)

十一、二者居其一:要么死亡是绝对的毁灭,要么死亡是灵魂到达另一个地方的通道。如果一切都会消亡,那么死亡就像我们为数不多的既没有做梦也没有自我意识的夜晚一样。然而,如果死亡仅仅是易地而居,是与亡者重聚的通道,那么与生前的故人再次重逢将是何等幸福之事!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近距离观察居住在那里之人,分辨真正的智者和自以为是的蠢货,就像我在这里所做的一样。不过,是时候让我们分开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苏格拉底对法官所说之话)

根据苏格拉底的说法,那些曾经生活在世间之人死后会再次相遇,并认出彼此。灵性主义指出,这种关系存在着延续性,如此一来,死亡既非生命的中断,也非生命的停止,它并非对这种延续性的削减,而是一种转变。

假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能得知五百年后基督的教义,以及灵性现在向我们传授的教义,那么他们就不会借他辞以言其事了。如果你记得伟大的真理是永恒的,先进的灵魂在来到尘世之前就已知晓这些真理,那么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他们那个时代其他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可能是帮助基督完成神圣使命之人,他们之所以被选中,正是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他宣扬的崇高教义;简言之,如果生在今天,他们就可能是肩负着向人类传授这些真理的灵性所化身的伟人之一。

十二一个人不应以不公正报复不公正,也不应因受到他人加害而加害他人。然而,很少有人会接受这一原则,在这一点上存有分歧之人只会相互鄙视。
这难道不是教导我们不要以恶报恶,且要宽恕我们敌人的仁慈法则吗?

十三观其果而知其树。只有通过所产生的结果,才能对一个行为进行判定:恶果对应恶行;善果对应善行。

箴言有云:“观其果而知其树”,这在《福音书》中反复出现过多次。

十四、财富是一大危险。所有爱财之人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其本性,反而平生只爱身外之物。(参见第十六章)

十五、真正能感动神的既非最美妙的祈祷,也非最华丽的牺牲,而是一个努力去效仿上帝的道德高尚的灵魂。假如众神看重的只是我们的祭品,而非我们的灵魂,那将是一件严重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也有可能占尽便宜。然而,除非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向诸神和所负之人赎罪,否则这世间将无任何真正的公正和智慧可言。(参见第十章第七节和第八节)

十六、对于那些爱肉体胜过爱灵魂的平庸情人,我深为鄙夷。在自然界中,锤炼我们智慧的仁爱无处不在;即使在天体的运行中,也有仁爱的存在。仁爱以其千变万化之姿点缀自然;它着锦衣、披华服,以满园鲜花、馥郁芳香装饰天地。仁爱给人类以和平,给海以宁静,疾风遇之而静,苦痛遇之而眠。

仁爱,通过手足之谊将人类团结起来——这正是柏拉图将博爱作为自然法则的理论。苏格拉底曾断言:“爱既不是神,也不是凡人,而是伟大的灵魂”,或者说是某种掌管着普世之爱的圣灵。而这一思想,在周遭俗世之人眼中正是他不可饶恕的罪恶。

十七、美德不可教;它是上帝赐给那些拥有它之人的礼物。

这大概是基督教关于恩典的教义;然而,如果美德是上帝赐予的礼物,那么它就是一种恩惠,我们可能会问为何它未赐予每个人;另一方面,如果它是一份礼物,那么拥有它的人就没有任何功德。对此,灵性主义阐述得更为明确。它指出,那些拥有美德之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逐渐去掉自身的不完美而获得美德的。恩典是上帝赐予世间拥有善意之人,使其可以去恶从善的力量。

十八、认为自己的缺点比别人少得多,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
《福音书》上说:“你看见你邻居眼中的微尘,却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参见第十章第九节和第十节)

十九、如果说医生无法医治大多数疾病,那是因为他们只疗肉体,而不治疗灵魂,因为整体的状态不好,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痊愈。

关于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灵性主义提供了一把解答的钥匙,它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它也因此开辟了一条通向科学的新途径,通过揭示某些疾病的真正原因,提供了对抗这些疾病的手段。一旦科学开始考虑肉体中的灵性因素,就会不那么容易失败了。

二十、所有的人类,从呱呱落地开始,所做的坏事远比好事多。

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触及了地球为邪恶所支配的严重问题。如果不了解世界的多重性以及地球的命运,不了解只有一小部分人类居住在地球,那么这个问题就无法得到解答。对此,只有灵性主义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一点将在第二章、第三和第五章进行阐述。

二十一、不以不知为知,是一种智慧。

这句话针对的是那些明明一无所知,却喜欢评头论足之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说:“如果可能,让我们先试着用文字尽量忠实地反映事物的原貌;如果不行,也不必对此太过再意;我们不妨只追求真理。让我们努力自我修行,而非互相攻。”对于那些诋毁他们之人,无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灵性主义者就该这么做。如果柏拉图今天还活着,他会发现时代虽有不同,世事却无两样,他以前所说的话,至今也仍适用。苏格拉底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会嘲笑他对灵性的信仰,认为他和他的弟子柏拉图精神错乱。

对于这一理论的印证体现在,苏格拉底最初被嘲笑,后来又被指控亵渎神明,最后被判饮毒堇汁而死。所有这一切都让人确信,如果一个伟大的真理与个人利益和偏见发生了冲突,倘若不经斗争,或无人殉道,新的真理就无法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