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灵纯洁之人受到祝福
■ 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
■ 思想犯罪;通奸
■ 真正的纯洁;脏手
■ 犯罪;如果你的手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
■ 灵性所传教义
. 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
. 闭着眼睛的人受到祝福
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1. 心灵纯洁之人受到祝福,因为他们将与上帝同在。(《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8 节)
2. 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见耶稣,以便耶稣能把手放在孩子们身上,为他们祝福,但是门徒却责备这些人。耶稣看见这个情景,非常生气,对门徒们说:“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不许阻拦他们。天国属于像他们一样的人。我实话告诉你们,如果谁不能像孩子一样地接受天国,谁就进不了天国。”耶稣把孩子们搂在怀里,把手按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第 10 章第 13 节至第 16 节)
3. 心灵纯洁与纯朴和谦卑密不可分,它摒除了所有自私和傲慢的想法。这就是为何耶稣把童年当作纯洁的象征,就像他把童年当作谦卑的象征一样。
这一比较似乎不太贴切,毕竟有一个事实需要考虑,就是一个孩子的灵性有可能年纪很大,他在俗世生命中重生时,仍未摆脱前世未能消除的不圆满。而只有达到圆满的灵性才能为我们树立一个真正纯洁的典范。不过,从现世的角度来看,这种对比还是准确的,因为小孩子尚未表现出任何堕落的倾向,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是天真和坦率的。此外,耶稣并未明确说神的国是
属于他们的,而是说
属于像他们一样的人。
4. 既然一个孩子的灵性早已存在,那为何他不从一出生就显示出其真实面目呢?在上帝的作品中,一切都有智慧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细心的关怀,只有母亲的温柔才能给予他们这种关怀,孩子越是脆弱和纯真,母亲给予他们的温柔关怀也越多。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她的孩子永远是天使,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引起她的关注。假如一个母亲发现自己孩子幼稚的性格背后隐藏着的不是天真的魅力,而是刚毅的性格和成熟的思想,她就不会对自己孩子抱有同样的关爱;假如她还知道孩子的过去,那么她对孩子的关注会更少。
此外,智慧本源的活动与肉体的柔弱程度是对应的,柔弱的肉体往往无法承受大量的灵性活动——特别早熟的人可能例外。这就是为何在临近道成肉身的时刻,灵性会进入一种混乱状态,并逐渐失去自我意识;而且他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睡眠状态,在这一时期,其所有官能都会蛰伏休眠。这一短暂的状态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给灵性一个新的起点,使他忘记可能对其新的俗世生命造成阻碍的事情。尽管如此,过往仍会对他产生影响。由于对前世经历所保留的直觉为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所以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智力上,他都获得了更好的重生。
从一出生开始,他的思想就随着器官的发育程度逐渐重获动力,因此可以说,在最初的几年,灵性确实是一个孩子,因为构成其性格基础的思想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在这段时期,他具有更大可塑性,因此更容易接受能改变自身本性并实现自我进步的观感,这反过来又会使父母的养育任务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因此,灵性会暂时披着天真无邪的外衣,所以说,尽管灵魂拥有前世,耶稣用孩子作为纯洁和单纯的象征这种说法也是正确的。
思想犯罪;通奸5. “你们听说过‘不许通奸’的话了吧?我告诉你们,如果有人看见女人就萌生淫邪之念,那么,他在心里就已经和她通奸了。”(《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27 节和第 28 节)
6. 在这里,“通奸”一词绝不能理解为其通常含义中的狭义定义,而是更广义的定义。耶稣经常使用这个词汇泛指罪恶、罪孽和不良思想。例如,在这段话中:“当今这代人充满了淫乱和罪恶,你们生活在他们之中,若以我和我的教导为耻,那么,当我——人子伴随着我父的荣耀和神圣的天使降临时,也会以你们为耻。”(《马可福音》第 8 章第 38 节)
真正的纯洁不仅表现在一个的行动中,也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因为那些有纯洁心灵的人甚至不会想到邪恶。这就是耶稣的意思。他谴责罪恶,哪怕是思想上的,因为它是不洁的标志。
7. 这一原则自然引发出了下面的问题:
如果一个邪恶的思想并未造成任何影响,那么这个人需要承担后果吗?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加以区别。当灵魂在其灵性生活中走上歧途时,它会启发自己,并一点一点地消除自己的缺陷,这取决于他运用自由意志的意愿强弱。任何一种邪恶的思想都是由于灵魂的不完美所致;然而,根据灵魂自我净化的意愿,即使是邪恶的思想,如果加以强力抵制,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进步的机会。这可以证明灵魂为了消除污点所付诸的努力。因此,如果灵魂没有屈服于某个可以满足其邪恶欲望的机会,他在反抗并取得胜利后,会感到自己更加强大,更加快乐。
相反,意志不坚定的灵魂主动寻求为非作歹的机会,如果他未能真正付诸行为,并非由于其意志,而是因为缺少机会。所以,这与实际犯罪并无两样。
总而言之,那些毫无一丝邪念之人已经取得了进步;心有邪念却懂得抗拒抵制之人,正在走向进步;最后,心有邪念并乐在其中之人,说明其仍完全受到邪恶的支配。第一类人,使命已达成;而其他两类人,使命仍有待完成。上帝是公正的,他会考量人对其自身行为和思想的责任等所有细微的差别。
真正的纯洁;脏手8. 一些律法师和法利赛人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他们说:“您的门徒为何不保持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他们不洗手就吃东西!”
耶稣回答他们:“为何你们要为了自己的传统而违背上帝的命令呢?上帝说:‘要孝敬父母。’上帝还说:‘侮辱父母的人必被处死。’可是你们却教导一个人可以对父母说:‘我有可用来帮助你们的东西,但是我不用它帮助你们,我要把它献给上帝。’你们这是在教他们不必孝敬父母,所以你们在教执行上帝的话并不重要,你们认为更重要的是保持你们的传统。
“虚伪的人啊!以赛亚对你们的预言是准确的:‘这些人说他们尊敬我,但实际上我对他们无关紧要。他们对我的崇拜毫无价值,他们教导的只是人定的规矩。’”
耶稣把人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你们不但要听,而且还要理解我的话。吃进嘴里的东西不会玷污一个人,从嘴里说出来的话才会玷污他。从嘴里说出来的话是来自内心的,它才会玷污一个人。邪念、谋杀、通奸、不道德的性行为、偷盗、伪誓、谎言、诽谤都源于人的内心。正是这些东西使人们受到玷污,而用脏手吃东西并不会玷污一个人。”
耶稣的门徒走过来对他说:“您知道吗?法利赛人听见您的话,他们被激怒了。”耶稣答道:“不是我的天父栽种的植物是要被拔掉的。随他们去吧,他们是盲人领盲人。如果盲人领盲人,最终他们都会跌进沟里。”(《马太福音》第 15 章第 1 节至第 20 节)
9. 耶稣讲完这些话后,一个法利赛人请他一同去吃饭,耶稣来到他家,坐到饭桌边。那个法利赛人看见耶稣吃饭前不洗手,非常惊讶。所以主对他说:“你们法利赛人把杯盆外面都洗得干干净净,但内在却充满了贪婪和邪恶。你们这些蠢人!那造外边的上帝,不也造了里边了吗?“(《路加福音》第 11 章第 37 节至第 40 节)
10. 犹太人摒弃了上帝的真正诫命,去遵守人制定的规矩,也摒弃了忠实信奉者本该依着良心所做的事情。在复杂的形式之下,最朴实的基础消失殆尽。人们之所以
洗手而不是洗涤自己的心灵,是因为遵循外在的行为远比道德上的自我改造要容易得多,人们自欺欺人地以为,只要按照这么做,他们与上帝便是一致的。即使他们和从前一样毫无改变,他们也被告知上帝并未做更多的要求。所以先知说:“这些人口头上崇拜我毫无价值,他们教导的只是人定的规矩。”
基督的道德教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所以最终它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就像过去的犹太人一样,许多基督徒开始相信,他们的救赎可通过外在行为而非道德得到更多保障。耶稣说:“不是我的天父栽种的植物是要被拔掉的。”
宗教的目的是把人们带到上帝面前,但是人们只有在他们达到圆满的时候才能接触到上帝。所以,任何一种宗教,如果它不能让人们变得更好,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任何一种宗教,如果它让人们相信自己可以为恶作恶,要么它本身就是错误的,要么在原则上是错误的。凡讲究外在形式甚于本质基础的宗教,无一不是这种结果。如果不能阻止谋杀、通奸、抢劫、诽谤或邪恶的行为,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是徒劳的,无论这种形式是什么。这种信仰只会带来迷信、虚伪和狂热——而不能造就道德高尚之人。
因此,仅仅装出纯洁的样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心灵纯洁。
犯罪;如果你的手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11. “我为这个世上的人感到惋惜,因为总有使人犯罪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必然会发生,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人要有祸了。”
“这些孩子相信我,如果有人导致他们其中的一个去犯罪,他就要遭殃了,那么最好是让他挂着磨盘沉到海底去。”
“要当心,不要看不起这些小孩子,我告诉你们,在天堂里,他们的天使总是与天父同在,因为人子是来拯救迷失的人们的。”
如果你的手或脚使你犯罪,就把它们砍下来扔掉。对于你来说,与其四肢俱全地被投入永恒的地狱之火,不如舍弃身体的一部分而获永生;如果你的眼睛使你犯罪,就把它挖出来扔掉。对于你来说,与其双目俱全地被投入地狱之火,不如独眼而得到永生。”(《马太福音》第 18 章第 6 节至第 10 节)
12.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犯罪是指所有以明目张胆的方式冲击道德或有损体面的行为。犯罪并不仅在于行为本身,更在于它可能造成的相互影响。“犯罪”一词总是暗示着一定会爆发的含义。很多人热衷于掩盖
犯罪,因为这种行为会伤害到他们的骄傲,损害他们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只要他们的卑鄙行径没被发现,他们和他们的良心就会感到轻松。按照耶稣的话来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腐烂的骨头;是漂亮的容器,外面干净,里面却很污秽”。
从福音派而言,其经常使用的“犯罪”一词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这就是为何人们难以理解“犯罪”在某些情况下的具体意思。它不仅触犯了他人的良心,更是人类恶习和缺陷所导致的一切;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犯下的所有错误行为,不管有没有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犯罪
是道德败坏的直接结果。
13. 耶稣说,“总有使人犯罪的事情发生”,这是因为人在世间是不圆满,所以倾向于作恶,就像坏的树会结坏的果子一样。所以,对于这些话,我们应当理解为,邪恶是人类不圆满的结果,而不是他们必须实施的义务。
14.
之所以说犯罪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因为人在世间处于赎罪状态,他们须通过与自身恶习接触这一方式接受惩罚,只有当他们成为自身恶习的第一受害者,才能最终意识到这些罪恶的错误性。等到他们厌倦了邪恶的折磨,他们自会弃恶从善。因此,人们对这些恶习的反应即是对某些人的惩罚,也是对某些人的考验。上帝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以恶显善,使人因祸德福。
15. 如果是这样,人们可能会说邪恶是必要的,而且会永远存在,因为如果它消失了,上帝就少了一个惩罚罪孽的有力手段;所以说,试图改进人类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如果没有犯错之人,就没有必要再受到惩罚。让我们将世人想象成道德上的个体:没有人会试图对其邻居做坏事,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是好人而感到高兴。这就是除尽邪恶的先进世界所具有的状态,也是地球在充分进化之后将达到的状态。然而,当一些世界进化时,还有些世界才刚刚形成,这里居住的人类皆为原始灵性。这些世界是被放逐的居所,是供不圆满的、叛逆的、一直为恶而不允许进入幸福世界的灵性用来赎罪的地方。
16.
导致犯罪发生的人要有祸了。这意味着,既然邪恶总是邪恶的,那么那些不自觉充当神圣公正的工具之人,那些邪恶本能被利用之人,无论如何都会犯下罪恶,且必须受到惩罚。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是对父母的惩罚或考验,因为他们有可能以前自己就是坏孩子,如今必须受到以牙还牙的惩罚。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孩子都是应当受到责备的,他或她反过来必须以自己的孩子或其他方式受到惩罚。
17.
如果你的手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照字面意思理解,会觉得很荒谬,但其实际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摧毁自己心里可能导致犯罪的所有根源,即邪恶的根源;一个人必须从其内心根除一切不纯洁的情感和一切不道德的倾向。此外,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即与其将自己的手当作作恶的工具,还不如将自己的手砍下来,与其让一个人的眼睛充当邪恶思想的途径,还不如剥夺一个人的视力;相比较而言,后一种方式更值得称赞。对于那些能理解他的话中所蕴含的寓言和更深的意义之人,耶稣从未说过任何荒谬的话。然而,没有灵性提供的钥匙,很多事情无法被正确解读。
灵性所传教义
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18. 基督说:“让那些孩子到我这儿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召唤,更是对那些徘徊于低等地区之灵魂的召唤。耶稣让那些身体虽已发育成熟,但智力仍处于婴儿期的人——弱者、被奴役者和邪恶者——到他那儿去。他不能将所有东西传授给生理上的婴儿,因为他们受到物质和本能的束缚,在理性和意志方面尚未达到更高等级,这样做是为了他们考虑,且对他们有好处。
耶稣希望人们带着如同蹒跚学步的小生命的信任来到他身边。他对孩子们的召唤将赢得所有身为母亲的妇女们的心。因此,他可以将灵魂托付给他那温柔而神秘的权威。他是黑暗中闪耀的火焰,是唤醒黎明的晨光。他是灵性主义的开山鼻祖,反过来,这位开山鼻祖要召唤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成熟的善意个体。一个生机勃勃的进化历程已经开始;这不再是本能地相信和机械地服从的问题;人类须遵循揭示其普遍性的智慧本源。
亲爱的人们啊,错误一旦得到正确的解释,就会变成真理。我们将告诉你们寓言的确切含义,并向你们展示相互之间的密切关联。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世间的显灵现象与日俱增,灵性主义犹如信使,散发出太阳般的光芒,照耀着巍巍山顶。(福音传道者约翰,巴黎,1863 年)
19. 之所以让孩子们到我这儿来,是因为我有让弱者变强壮的牛奶。凡胆怯软弱、需要帮助和安慰之人, 都可以到我这儿来。让没有文化之人到我这儿来,我好开导他们。凡受苦之人——遭受了诸多苦难和不幸之人——都可以到我这儿来。我要教授给他们疗愈生命痼疾的良方,要给他们医治创伤的秘诀!我的朋友们,什么才是拥有最高美德的万金良药,是可以用来治疗所有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呢?是仁爱,是仁慈!如果你拥有这神圣的火焰,你还会害怕什么?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刻,你都会说:“天父,愿达成你的意志,而并非我的愿望。如果你愿意在痛苦和磨难中考验我,愿你蒙福,因为这是为了我自己好,我知道压在我身上的是你的手。主啊,如果你愿意怜悯你那软弱的生灵,如果你让我的心享受应诸的快乐,愿你更有福。但不要让你神圣的仁爱沉睡在我的灵魂里;愿我不停地将我的感恩之声奉在你的脚下!”
如果你有仁爱,你就拥有了世间所需的一切。你拥有最宝贵的珍珠,无论是环境还是那些憎恨者和迫害者的邪恶,都无法阻止你将它带走。如果你有仁爱,你会将你的宝藏放在虫蚁和铁锈无法触及的地方,你会看到,所有可能玷污其纯洁的东西都会从你的灵魂中消失。你会感觉到物质的重量一天比一天轻盈,没有了尘世的记忆,就像鸟儿在天空中飞翔,你会不断飞升,永远飞升,直到你欣喜若狂的灵魂来到上帝的怀抱,对生命感到心满意足。(一位守护灵性,波尔多,1861 年)
闭着眼睛的人受到祝福20. 我善良的朋友们,你们为何召唤我?难道我只要将手放在这个可怜的病人身上,就能治好她吗?啊!这是如此的痛苦,我的上帝!她失去了视力,黑暗笼罩着她。可怜的孩子!愿她祈祷,愿她怀抱希望。除了上帝的意志,我不知道还能如何创造奇迹。我能得到的,并给你们看过的一切治愈良方,都归功于那凡事作为我们之父的上帝。
所以,当你们身经苦难时,你们要仰望上天,从心底祈祷:“天父啊,求你医治我吧!愿我软弱的灵魂先于我虚弱的身体得到医治!如果需要,愿我的肉体受到惩罚,以便我的灵魂能以你创造它时的纯洁飞升到你那里。”我善良的朋友们,仁善的上帝将总会听到你们的祷告,他会赐予你们力量和勇气,或许还有你们曾经胆怯请求的治愈良方,作为你们自我克制的回报。
无论如何,既然我在这里参加的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聚会,那我就要告诉你们,那些被剥夺了视力之人应该把自己看作是赎罪的受祝福之人。记住,基督曾说过,如果你的眼睛是邪恶的,与其让它成为毁灭你的原因,不如把它剜出来扔进火里。唉!有一天,你们世间有多少人会在黑暗中诅咒自己曾经双目俱全!哦!是的,那些曾经失明的赎罪之人该多么幸福!他们的眼睛不会成为犯罪或堕落的原因;他们拥有淋漓尽致的灵魂生命;他们看得比你们更清楚……每当上帝允许我医治这些受苦之人的眼睛,恢复他们的视力时,我就对自己说:亲爱的灵魂啊,你为何不懂生活在静观和仁爱中的灵魂的快乐呢?你不用去看那些失明时看不到的不纯洁、不甜蜜的画面。
哦!是的,希望与上帝同在的盲人是有福的。他们比在这里的你们更快乐,因为他们能感受并触摸到幸福,能在灵性领域看到灵魂,并和他们一起飞翔,这是在你们的地球上注定看不到的。睁大眼睛之人总是随时准备着让灵魂失败;相反,闭着眼睛之人总是随时准备好让灵魂接近上帝。相信我,我善良亲爱的朋友们,双目失明往往是心灵的真正光芒,而双目健全往往是导致死亡的黑暗天使。
现在,可怜的受苦的女人,我要对你说几句话:要耐心等待,振作起来!如果我告诉你:我的女儿,你的眼睛会看见的,你会多么高兴啊!但是谁知道这样的快乐不会导致你的损失呢!要相信赐予我们幸福和悲伤的仁善的上帝!我要为你做一切可以做的事,但你也要祷告,尤其是要沉思我刚才所说的一切。
在我离开之前,愿聚在这里的所有人都能得到我的祝福。(维亚尼,本堂牧师,巴黎,1863 年)[1]
21. 注释:当某种痛苦不是现世行为的结果时,就只能从前世寻找其原因。所谓偶然的突发奇想,都只不过是上帝公正的结果。上帝从不滥施惩罚,他总是希望错误和惩罚之间存在关联。如果说上帝出于神圣的仁善,为我们前世的行为蒙上了一层面纱,但尽管如此,他仍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凡用刀剑杀害的,必死于刀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惩罚始终与罪孽相对应”。因此,人若受失明之苦,就是因为健全的视力曾使其跌倒。也可能是这个人曾致使其他人失明;或许有人由于过度工作、或是遭受虐待、缺乏照料等原因而失明,所以现在这个人要接受以牙还牙的惩罚。这个人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赎罪,如同耶稣亲口说的话:“如果你的眼睛使你犯罪,就把它挖出来扔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此次通灵的主题是关于盲人,召唤的灵性代表是一位名叫 J. B. 维亚尼的本堂牧师。——作者按。